草原教案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表格形式(草原之旅 - 教学课程)
草原之旅 - 教学课程
第一课时 - 草原生态介绍
目的:
通过生态介绍,帮助学生们了解草原的地理位置、气候特点、植被分布、野生动物等,培养学生对草原的兴趣和保护意识。
活动:
时间 | 活动内容 | 方法 |
---|---|---|
20分钟 | 草原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介绍 | 课件、实物、图片展示 |
30分钟 | 草原植被分布实地观察 | 校园内或附近公园内的草地,自行收集标本 |
30分钟 | 野生动物介绍及保护意识教育 | 课件、图片展示,互动问答 |
20分钟 | 总结及讨论 | 课堂小结,学生自主讨论 |
第二课时 - 草原文化与民俗介绍
目的:
通过文化与民俗介绍,帮助学生们了解草原特有的文化、习俗和民族风情,增强学生对草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。
活动:
时间 | 活动内容 | 方法 |
---|---|---|
20分钟 | 草原的民族文化介绍 | 课件、图片展示,互动问答 |
30分钟 | 草原民俗习惯介绍及体验 | 编排小节目或古老的游戏,进行体验 |
30分钟 | 草原音乐及舞蹈表演 | 课件、视频播放及现场表演 |
20分钟 | 总结及讨论 | 课堂小结,学生自主讨论 |
总结:
目的:
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,让学生们了解到草原的生态、文化、以及人们对草原的保护和建设的基本情况,感受到草原的纯净、和谐、美丽,增强对草原的保护和发展意识,同时也扩大了学生们的视野,增强了他们的文学素养和文化修养。
全部评论(0)
评论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