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划经济体制什么时候结束(计划经济体制何时“告别”)
计划经济体制何时“告别”?
计划经济体制是一种由国家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,在中国的历史上曾经占据过很长时间的统治地位。那么,什么时候计划经济体制才算真正“结束”呢?
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
计划经济体制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由国家对经济生产、分配、交换等各方面进行全面的管控和计划安排。在这样的体制下,经济的发展过程完全由国家调配和掌控,市场作用被弱化,个体经济的自由度受到限制,企业生产经营的独立权受到压制。这种体制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带来一些积极的效果,但在市场化的今天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。
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演变
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“大跃进”时期。此后,经过几十年的漫长岁月,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到了20世纪80年代,中国国内的经济改革已经开始全面推行,计划经济体制逐渐被市场经济体制所代替,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与干预也越来越少。到了21世纪,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这或许可以算作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显著标志吧。
计划经济体制何时可以“告别”?
从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到现在已经40多年了,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。为了加速自身的发展,中国国家组织制定了诸如《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(2006-2020)》、《“十三五”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》等一系列战略规划作为指导方针。这些规划的出台,表明了中国计划经济体制不再是过去那样简单的“计划制”模式,而是更为完善、开放的市场经济体制。
因此,计划经济体制何时可以完全告别?其实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,这个问题显得没有太大的意义。计划经济体制逐渐铺陈出去的同时,完全市场化的现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地发生。同时,其他一些发达国家也没有完全放弃某些计划经济体制。然而,总体来说,中国已经做好了逐渐“告别”计划经济体制的准备,而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才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主旋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