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联通混改成功了吗(中国联通混改:成败切换的试炼)
中国联通混改:成败切换的试炼
2017年初,中国联通的混改方案引起了不少关注。在国企改革新的背景下,混改被视为一种尝试,也是一种挑战。混改成功了吗?经过三年多的时间,中国联通究竟能否乘风破浪呢?
混改方案出台
2017年8月,中国联通推出混改计划,引进了五家战略投资者: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、腾讯、京东、阿里巴巴和中国广电。此次混改方案共计募集资金77.57亿元,其中入股价为每股6.83元。
此次混改的背景是,中国联通主营业务面临拓展难、利润下滑等问题,同时股价表现不佳,市值已经跌破3000亿元。混改计划的目标之一就是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,增加股价的投资价值。
混改实施情况
中国联通混改实施后,外界一度持续关注着其效果。从几项实际业绩指标来看,混改带来的正面影响逐渐显现出来。
第一,公司营收能力得到提升。截止2020年底,联通总营收为2742.8亿元,较混改前的2016年增加近700亿元。
第二,混改方案还带来了许多成功的合作案例。例如联通和京东合作推出的“双京合约”,双方在销售、物流等方面展开合作。这一创新实现了有效的产业互联,也推动了业绩的提升。
混改之后,还有哪些挑战?
与成功共存的,自然还有挑战。特别是在行业环境多变、数字化浪潮涌动的时代,中国联通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
第一,公司还需要不断拓展新的收入来源。比如在5G、互联网电视等方面,中国联通能否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与服务?
第二,公司还需要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研发和运用。近年来科技的迭代和变革速度非常快,中国联通要跟上这一趋势,才能在行业中逐渐走到领先地位。
总之,中国联通混改成功了吗?仍有继续优化和更新的空间。我们期待着中国联通在挑战中成长,在变革中迎来新的发展。